陳俗均 | Sandy 商業成長筆記
0
  • 登入
  • 全部文章
  • 主題分類
    回主選單
    • 高績效職場工作
    • 職場關係與團隊協作
    • 領導管理與策略經營
    • 高效學習與AI實戰
    • 職涯與人生智慧
  • 核心主題
    回主選單
    • 所有讀書筆記
  • 課程產品總覽
    回主選單
    • 線上課程
    • 簡報與學習手冊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SANDY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陳俗均 | Sandy 商業成長筆記
  • 全部文章
  • 主題分類
    高績效職場工作 職場關係與團隊協作 領導管理與策略經營 高效學習與AI實戰 職涯與人生智慧
  • 核心主題
    所有讀書筆記
  • 課程產品總覽
    線上課程 簡報與學習手冊
  • 訂閱電子報
  • 關於SANDY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高效工作 (12)
    • 目標設定 (16)
      • 溝通協作 (20)
        • 銷售能力 (2)
          • 領導管理 (19)
            • 策略經營 (12)
              • 學習成長 (10)
                • AI學習與運用 (7)
                  • 職涯探索 (12)
                    • 財富與人生智慧 (10)
                      • 課程心得 (2)
                        • 影劇與展覽 (1)
                          • 旅遊與生活 (1)
                            • 讀書筆記 (29)
                              • 電子信系列
                                • 會員文章 (1)
                                  人際溝通 (9) 人際關係 (13) 提高生產力 (15) 溝通技巧 (7) 影視心得 (2) OGSM (2) 財務管理 (1) 領導管理 (13) 年度計畫 (4) 目標設定 (14) 職涯規劃 (9) 時間管理 (4) 策略規劃 (9) 領導能力 (9) 問題解決 (10) 反思能力 (13) AI運用 (10) 學習方法 (8) 創新思考 (2) 銷售思維 (1) 銷售方法 (3) MBTI (1) 年度計劃 (1) 心靈成長 (1) Colors人際風格 (2)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如何利用《變通思維》,幫我們解決棘手問題

                                  如何利用《變通思維》,幫我們解決棘手問題

                                  2025 Mar 20 讀書筆記 策略經營 目標設定
                                  內容目錄
                                  1. 《變通思維》在說什麼 ?
                                  2. 變通思維一 : 搭便車 - 連結看似無關的系統
                                    1. 如何運用「搭便車」變通思維
                                  3. 變通思維二 : 鑽漏洞 - 尋找規則的彈性空間
                                    1. 如何運用「鑽漏洞」變通思維
                                  4. 變通思維三 : 迂迴側進 - 打斷自我強化的行為
                                    1. 如何運用「迂迴側進」變通思維
                                  5. 變通思維四 : 退而求其次 - 善用手邊資源
                                    1. 如何運用「 退而求其次 」變通思維
                                  6. 四種變通思維的實踐方法
                                    1. 一 、變通思維檢查表
                                    2. 二 、拆解步驟的變通思維法
                                    3. 三 、跨界學習日記
                                  7. 結語 :變通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聰明生存之道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你絞盡腦汁卻想不出解法,最後只能嘆口氣說「算了,這根本沒辦法解決」?這時候我就要跟你推薦一本書《變通思維》

                                  《變通思維》在說什麼 ?


                                  《變通思維》的作者 保羅·薩瓦加,在劍橋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偶然在《紐約時報》讀到一位駭客的故事,就開始思考,為什麼這些資源有限、訓練不足的駭客,能夠破解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 ?

                                  答案很簡單,就是他們不會硬碰硬,而是會尋找迂迴的路徑。保羅發現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限於電腦世界,而當我們遇到在職場或生活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可以使用這些方法。


                                  《變通思維》就是提出 四種「搭便車」、「鑽漏洞」、「迂迴側進」和「退而求其次」能讓我們繞過障礙的變通思維方法。

                                  這些變通思維的方法已被劍橋大學、比爾蓋茲和IBM等推崇,能協助我們解決各種棘手問題。只要靈活運用這四種變通思維,我們就能找到創新的解決之道。


                                  圖一 :《變通思維》封面

                                   

                                  變通思維一 : 搭便車 - 連結看似無關的系統


                                  想像一下在海洋裡,小魚如何穿越大洋?就是跟著鯊魚游,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撿到鯊魚吃剩的食物。小魚沒有創造全新的生存模式,而是聰明地搭了鯊魚的便車,這就是一種變通思維。

                                  所以當我們遇到沒有資源解決這個問題,能夠怎麼辦 ?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從零開始,而是善用已經存在的關係和系統,這就是「搭便車」的變通思維。

                                   

                                  如何運用「搭便車」變通思維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可以運用搭便車思維。比如說,我現在需要一些市場調查,撰寫一份市場分析報告,你要如何開始 ?

                                  可以先試著想想 : 公司內是不是已經有其他部門做過類似研究?或者同行業內有沒有公開的資料可以參考?利用AI工具能不能找到所有的相關資料? 就是去找看看有沒有其他資源可以使用 。

                                  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 :

                                  • 事情還有哪些人參與? 誰可能擁有我需要接觸的人群或資源 ?

                                  • 我的周圍有什麼系統或網絡已經在運作,我可以借力使力 ?

                                  • 有沒有現成的渠道可以用來傳遞我的產品或服務 ?

                                  • 誰已經擁有我需要接觸的人群或資源 ?

                                   

                                  搭便車思維不是抄襲或偷懶,而是聰明地利用既有資源和關係,創造雙贏或多贏的局面。

                                   


                                  圖二 : 變通思維一 搭便車 資料整理圖

                                  變通思維二 : 鑽漏洞 - 尋找規則的彈性空間

                                   

                                  有些問題之所以難解,是因為我們太習慣被規則和框架所束縛。「 鑽漏洞 」變通思維就是要告訴我們,有時候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總有彈性和轉圜的空間。

                                  「 鑽漏洞 」是指利用規則的模糊性或找出非傳統解釋,繞過那些阻礙我們目標實現的限制。就像水總能找到流動的路徑一樣,鑽漏洞思維鼓勵我們尋找規則中的縫隙,讓解決方案流過去。

                                   

                                  如何運用「鑽漏洞」變通思維

                                   

                                  想像一下,我們面對一個工作期限非常緊的項目,按照標準流程根本無法按時完成。這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告訴老闆做不到,二是我們利用變通思維,思考看看有沒有流程中的「漏洞」。

                                  比如說,有沒有文件可以先做簡化版本快速通過,之後再補完整版?有沒有可能先獲得一些關鍵決策者的口頭同意,而不是等所有人簽字?

                                  我認為這不是教唆違法或不道德行為,而是幫助我們看到規則背後的初衷,並找到更靈活的達成方式 。當然,這需要我們對規則有深入理解,並具備道德判斷力,確保自己的行為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 :

                                  • 哪些規則或限制看似固定,但其實可能有灰色地帶 ?

                                  • 規則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有沒有達成同樣目的的其他方式 ?

                                  • 可以運用哪些其他領域或地區的規則來繞過當前限制 ?

                                   

                                  鑽漏洞不等於違規,而是找出規則未明言的彈性空間。




                                  圖三 : 變通思維二 鑽漏洞 資料整理圖

                                  變通思維三 : 迂迴側進 - 打斷自我強化的行為

                                   

                                  想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有時與其試圖阻止雪球,不如改變它滾動的方向。「迂迴側進」就是這種概念,不要直球對決 。


                                  書裡提到一個案例,印度很多男性習慣在公共牆壁隨地小便,政府嘗試過處罰、建公廁等等方法都沒有用,一位聰明的社區工作者想到了一個迂迴側進方法,在常常被小便的地方,嵌入印度教神明的圖像。隨地小便的情況就減少很多。


                                  這個就是「 迂迴側進」,不是直接改變人們的想法,而是利用已有的宗教信仰,打破了原本的行為循環。他們沒有告訴人們「不要隨地小便」,而是讓人們自己發現「在這裡小便不太好」的結論。

                                   

                                  如何運用「迂迴側進」變通思維


                                  假設你發現團隊成員總是遲交報告,提醒和警告都無效。與其繼續催促,不妨嘗試舉辦「報告交流茶會」,提供點心和放鬆環境讓大家分享進度,這種正面激勵可能比負面壓力更有效地改變行為模式。

                                   

                                  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 :

                                  • 問題中有哪些自我強化的行為模式?

                                  • 是什麼因素持續驅動這個行為?我們有辦法擾亂這個驅動力嗎

                                  • 能不能引入一個新元素來擾亂或重新導向這個循環?


                                  成功的迂迴側進不是硬碰硬,而是找到人們願意改變的動機和方向。




                                  圖四 : 變通思維三 迂迴側進 資料整理圖


                                  變通思維四 : 退而求其次 - 善用手邊資源

                                   

                                  「退而求其次」不是妥協或放棄,而是在無法實現理想情境下,以次佳選項達成目標。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達成最重要的目標。

                                  因為在資源有限的世界裡,完美往往是好的敵人,又或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或時間。鼓勵我們重新審視,現有資源的潛力,接受「夠好」的解決方案並迅速執行。


                                  《變通思維》書裡提到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插座規格,如果要統一,會耗費需要很大的資源與時間,那我們就選擇退而求其次的方法,選擇多國規格的插座。這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效果

                                  如何運用「 退而求其次 」變通思維


                                  假如我需要為客戶做一份精美報告,但時間緊迫。與其熬夜做一份完美但遲交的報告,不如先提交一份簡潔扼要的核心內容版本,然後在後續補充視覺設計和細節。客戶通常更看重及時獲得關鍵資訊,而非完美的排版。

                                   

                                  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問問自己 :

                                  • 什麼是我真正需要達成的核心目標?

                                  • 我手邊有哪些資源可以立即使用?

                                  • 退而求其次的目標可以是什麼 ?

                                   

                                  退而求其次不是將就,而是聰明地專注於核心價值。




                                  圖五 : 變通思維四 退而求其次 資料整理圖

                                  四種變通思維的實踐方法

                                   

                                  看完這四種思維方式,可能想知道要如何把它們運用到實際問題中?,以下是三個實用方法,能不能幫助我們運用變通思維。

                                   

                                  一 、變通思維檢查表


                                  選擇一個目前我們正面臨的問題,逐一用四種思維角度審視:

                                  1. 搭便車:有哪些現有系統可以借力使力?誰已經在做類似的事?

                                  2. 鑽漏洞:現有規則或框架的彈性在哪裡?有什麼其他規則可以適用?

                                  3. 迂迴側進:問題中有什麼自我強化的行為?如何打破這個循環?

                                  4. 退而求其次:最低限度需要什麼才能解決核心問題?我手頭現有什麼資源?


                                  每當遇到難題,可以快速過一遍這個檢查表,看看能不能產生創新想法!


                                  二 、拆解步驟的變通思維法

                                  當我們遇到一個複雜問題時,我們會想要找出一個完美的方法,但通常這會讓我們卡住。

                                  不妨我們先把這個問題進行拆解到每一個步驟之後,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思考每一個步驟能不能把變通思維用進去。說不定我們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法。


                                  三 、跨界學習日記


                                  可以試著在每週安排一天接觸完全不同領域的知識。可以是閱讀科學雜誌、參觀藝術展覽、聽不同行業的Podcast,甚至和從事不同職業的朋友深聊。

                                  接觸後,寫下三個你學到的概念或方法,當遇到問題時,到自己的「跨界學習日記」,打開來翻一下,說不定會有新的想法與發現





                                  結語 :變通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聰明生存之道


                                  《變通思維》中的這四種工具,其實提醒我們一件事情,面對複雜世界,硬碰硬往往不是最佳策略。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榮發展,正是因為我們有超強的適應力和變通能力。

                                  因此「變通思維」不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看見更多可能性,擁抱彈性與創意,讓我們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找到前進的路徑。

                                  下次當我們又遇到問題時,不妨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變通思維」方法,我們可以運用。

                                   

                                  Sandy 陳俗均

                                  我是公司經營者 / 高效管理教練 / 職涯成長講師 
                                  會分享給你更多商業知識與職場的學習與經驗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 問題解決
                                  • 策略規劃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四色人格測試:專業測驗快速了解你的四色人格色彩

                                  透過10題情境測驗,快速了解你的四色人格類型!採用專業評分方式,幫助你認識自己的性格特質,改善人際溝通,提升職場競爭力。

                                  • 2025 Aug 05

                                  《執行長學習手記》實踐手冊:3大系統,打造你的個人成長引擎

                                  拆解《執行長學習手記》作法,並轉化為三大系統的實踐方法,自我覺察系統 ,逆境轉化系統, 好奇心提問系統,讓大家能實踐運用。

                                  • 2025 Aug 18

                                  如何擺脫職業倦怠?從《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找到的破解之道

                                  透過《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你將了解職業倦怠的類型、成因與影響,並學會書中提出的十大實用方法,重新找回工作熱情與生活平衡。

                                  • 2025 Jul 18

                                  《人生的五種財富》讀書心得:人生不只有賺錢,還有這五件事

                                  覺得人生不只有賺錢,卻又感到迷惘?這篇《人生的五種財富》讀書心得,將為你介紹一個全新的「人生記分板」。學習如何設計一個真正富足的夢想人生。

                                  • 2025 Jul 10

                                  《執行長學習手記》讀書心得:打造主動學習力

                                  從《執行長學習手記》提煉三大學習支柱,掌握向每人學習、保持好奇、邊做邊學的核心,打造持續進化的主動學習力。

                                  • 2025 Jul 25

                                  《發現你的天職》閱讀心得:如何利用三大支柱讓你找到人生方向

                                  跟你分享《發現你的天職》,如何利用三個支柱的交集 :重要的事、擅長的事 和 喜歡的事,整合成一個「自我理解術」的系統

                                  • 2025 Apr 01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Email: contact@sandychen.me
                                    • 聯絡電話: 0923-333-405
                                    • 地址: 248 新北市五股區民義路二段48巷2-1號
                                    • 公司名稱: 君澄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編: 60572962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陳俗均 | Sandy 商業成長筆記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