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影響力領導》心得 - 從中華教練團 學習領導人的三種行為
2024 Nov 27 職場鍊金術 主管筆記本 職場關係與溝通 領導管理
這次台灣拿下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拿下冠軍後,我覺得不只是球員的表現值得我們大大的讚賞外,這次教練團也真的是功不可沒。
特別像我這種老球迷,其實對教練的認識比對球員的認識還要清楚,看了很多關於教練團相關報導,我真心覺得這就是身為團隊領導人應該的表率。
內心有很多的感想與啟發,在整理後想跟一本很棒的書《 影響力領導》,來跟大家分享,團隊帶領人應該要有的三種行為
圖片來自LINE TODAY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gzvB3EX
➊ 發掘下屬擅長的事
在《 影響力領導》裡頭有說到,身為一位好的領導者, 不是只會嫌棄下屬有什麼缺陷,而是更能夠看到他的優點,且提供環境讓他們發揮他的能力。這讓我想到在十二強招募時,總教練曾豪駒曾邀請陳傑憲擔任隊長,陳傑憲直接拒絕 - 當隊長那個壓力有多大。
但曾豪駒總教練直接跟他說,他欣賞的是他塑造快樂環境的能力,對這一些年輕的球員,就是需要這要塑造好的氣氛能力的隊長,就這樣說服了他。陳傑憲塑造環境的能力,相信大家就是有目共睹
《 影響力領導》提醒領導者,當看到下屬時,要思考三個問題
他們做什麼事情會比他們做其他事情更好?
他們做什麼事情會比他們身邊的人做得更好?
他們做什麼事情是毫不費力的?
➋ 打造一個允許犯錯的環境
《 影響力領導》提到有一個要素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允許犯錯,但必須從錯誤中學習
記得有幾次訪問球員,問球員場上表現不好的時候,教練們說什麼?
教練都說 「就繼續打,打到更好 」
牛棚教練王建民也說「這群選手你只要給他們更多鼓勵,他們就會有自信比得更好。在球場上比賽的時候,他會想說,因為後面的牛棚,都是有可以支持他們在場上的比賽」
想想看,一位曾經在大聯盟當任過洋基王牌投手的人,會跟你說 「你行」,這句話的鼓舞真的很大.
大家應該也還記得,在我們輸給委內瑞拉吞後,曾豪駒總教練也說出「輸球的責任都算我的」,這種全體一起塑造出好的氛圍,是會彼此感染的.
《 影響力領導》就說到 領導人要有三種思維
- 我允許你犯錯,你則有義務由錯誤中學習,且不要重蹈覆轍。
- 要求最佳努力,但不等於最佳結果
- 多承認與分享自己的錯誤與學習
「領導不是告訴別人怎麼做,而是激勵他們發現自己能做什麼。」
第三 自我克制釋放他人
白話就是 領導者不能什麼都想自己做,而是要放權給大家
這一次的比賽,相信大家對於投手的表現,一定特別有印象.
其實近年國際賽當中,這種車輪戰其實越來越多,因為這種短期的賽制,一場定勝負的,就是會用不同風格的投手,讓打者無法熟悉投手的球路.像今年兄弟總冠軍賽,我看到王建民投手教練,就是用這種方式奏效,有壓制到對手.
而這次曾豪駒總教練,也有這樣的想法時,就跟投手教練林岳平、牛棚教練王建民,決定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應戰,當有共識之後,就完全讓兩位投手教練來執行.
依照牛棚投手的狀況及後續的打者來進行調整,依照投手不同的性質 長短局數來調配,讓每個投手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質,這就是一種信任與分工明確.發揮最佳的團隊表現.
除了場上,還有一個超重要的就是情蒐,聽說這次派出了近30名的情蒐團隊,蒐集了一大堆的數據圖表跟影像,每天會讓資深球員與教練擔任分析策略,進行討論後,跟球員討論策略.
像那張超級出名的點飲料圖,就是表示我們的分工越來越細,也因為過往與各國之間的交流,讓我們也越來越朝向於科技與數據,用不同的思維與分工來提升實力.所以絕對不是某個人或能力可以實踐的.
《 影響力領導》就提醒領導人 要學會作三件事情
播種機會,讓每個人有發揮的地方
挑戰假設 ,面對於過去的作法,可以重新架構問題,還有沒有其它的可能
創造信念: 要相信我們可以做到-既使沒有-我們也離夢想更近一點
在球員有好表現時激情擊掌、大力相擁,在球員表現不如意時又能適時在場邊給予安慰,用最信任的善意溝通與眼神,最後拿下冠軍,就是一個很棒的領導人模範.

是公司經營者 / 高效管理教練 / 職涯成長講師
會分享給你更多商業知識與職場的學習與經驗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成為會員,解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