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者特質是什麼? 優秀主管的9項領導特質與培養方法
2025 Mar 22 主管筆記本 策略經營 領導管理
在現今變化快速的商業中,無論是公司主管還是正在創業的經營者,都需要培養領導者特質,這是成功帶領團隊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一個團隊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主管的領導者特質與管理方式。
根據蓋洛普(Gallup)研究,70% 的員工敬業度差異來自主管的管理方式。換句話說,好的領導者能激勵團隊、提升效率。而缺乏領導力的主管則可能讓團隊士氣低落,進而影響組織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了解並培養領導者特質,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要跟你分享,什麼是領導者特質,好的主管有哪些關鍵的領導者特質,包含它們的定義、對團隊的影響,以及如何培養這些領導者特質,幫助你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
領導者特質是什麼
領導者特質指的是一個人內在的特質和能力,能領導帶領團隊一起達成目標,並激勵大家發揮最大的潛力。簡單來說,就是能影響、引導他人,一起完成目標的能力。
領導者特質不只是個性,還包含具體的做事方式,因此不只是天生的個性,也是可以透過學習和經驗來培養。
例如,一個好的領導者通常具備同理心,及清楚的溝通能力,能讓團隊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要做,這個能力是可以學習培養的。
掌握這些關鍵領導者特質,能幫助你更順利地帶領團隊,提升績效。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 9 種關鍵的領導者特質,包含定義、對團隊影響,以及如何培養這些領導者特質,幫助你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
優秀主管應具備的 9 項關鍵領導者特質
領導者特質一 誠信
什麼是誠信,是指領導者在道德和誠信方面,要堅守一定的原則,言行一致,不要濫用權力,對於下屬不要偏袒。面對現在的 Z 世代,他們對於誠信更是重視。
擁有誠信這個領導者特質,會讓下屬更願意追隨值得信賴的領導者,且公正透明比較能避免公司內部紛爭與不當行為,會讓人才更願意加入有誠信文化的公司。根據研究顯示,具有誠信正直的領導者能夠提升企業 25% 的員工忠誠度。
領導者要如何提高「 誠信」領導力特質呢 ?
領導者要以身作則,平時的各種行動,都要公開透明,不要有小動作(如不報公帳、不佔公司資源)
不要因為自身喜好而用人,確保人才選拔過程透明公開,也不要搞偏袒,賞罰分明,讓所有員工獲得公平待遇。
當公司真的有什麼狀況時-能夠對員工坦誠溝通,給予合理補償,不要欺騙。面對員工失誤,鼓勵誠實認錯,而非懲罰隱瞞
當代管理大師明茲伯格 ( Henry Mintzberg ) 強調 :
「真正的領導力存在於『說真話的勇氣』與『兌現承諾的韌性』之間」
領導者特質二 同理心
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顯示,在表現最頂尖的 7% 企業中,大多數都強調培養高同理心文化。因為現代職場,越來越強調 「人性化管理」, 領導者如果缺乏同理心,可能會讓員工感到被忽視、缺乏動力,甚至導致離職率上升。
擁有「同理心」這個領導者特質的主管,會讓員工更有歸屬感,當團隊運到問題時,大家比較更願意分享想法,減少內部矛盾。
同理心不是代表「討好」或「軟弱」,它是一種情感智慧,讓領導者在決策時兼顧理性與人性。像是公司在變革,會站在更多元的角度,來找出更好的方式。面對於客戶與市場需求,也能夠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各種狀況。
領導者要如何 提高同理心 領導力特質呢 ?
平時觀察團隊成員的狀態,比如某位員工最近變得安靜,或工作效率下降,可能是有壓力或困擾。適時關心、才能提供支援。
領導者與員工的距離太遠,會導致不了解團隊的實際狀況。不妨透過「走動式管理」,能更了解團隊面臨的挑戰,做出更有智慧的決策。
當與團隊討論問題時,不是只是批評或指責想法,而是能用開放式問題引導對話,或是非暴力溝通的技術,這樣能讓員工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同理心」特質的文章,可以看這裡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說:
「同理心不只是『加分項』,而是驅動創新的核心價值。」
關於領導者如何提升同理心,可以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非常律師禹英禑》文章 ,來學習更多領導者的同理心溝通方法。
圖二:領導者特質2 : 同理心 整理圖卡
領導者特質三 積極態度
積極態度指的是以樂觀、正向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並願意尋找機會而非只看到障礙。
但積極態度不是「一味說好話」或「假裝開心」,而是一種選擇用正面的方式應對問題,讓自己與團隊在困難時仍能維持前進的動力。
有 研究指出領導者有積極態度的領導者特質,其實是會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氛圍和效率。
如果領導者經常悲觀、焦慮,團隊成員很可能會感到壓力,甚至失去動力。 相反的,如果領導者保持積極,則能讓團隊更有信心、更願意面對挑戰。
領導者要如何提高「積極態度」領導力特質呢 ?
當面對挑戰時,帶著團隊思考:「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們要做什麼事 」這種態度能引導團隊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案上,而非沉浸在問題裡。
當員工感到挫折或壓力時,領導者可以分享正向的經驗,或透過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團隊,讓大家相信我們是可以克服的
在日常互動當中,能給予一些讚美,而不是只有被挑錯誤。當遇到錯誤時,也會把錯誤當作學習的機會。
當失敗時會問:「這次經驗讓我們學到什麼?下次怎麼做得更好?」這種心態也會影響團隊,讓成員不怕嘗試創新,進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積極態度」的研究文章,你可以看這裡
丘吉爾說過 :
「悲觀者從機會中看到困難,樂觀者從困難中看到機會」
領導者特質四 責任感
「責任感」這個領導特值,是指領導者願意對自己的行動和決策負責,且不是只為自己負責,也會建立機制,確保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責任,並落實承諾。
因此「責任感」不是一種個人品德,而是建立一種文化,讓團隊成員了解「誰應該做什麼、應該達成什麼成果」,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績效。
領導者要如何提高「責任感」領導力特質呢 ?
如果團隊出了問題,領導者不要馬上指責,而是先問:「我們在哪裡可以做得更好?」當領導者願意一起解決,下屬也會學習負責任的態度。
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負責的事情是什麼,該如何衡量成果。如果責任不明確,就容易互相推諉,導致進度延誤。
當團隊完成目標時,給予肯定與獎勵;如果未達標,則要求反思與改進,而不是只是一味懲罰。這樣能讓團隊更有動力,也願意學習成長。
如果員工害怕犯錯,那麼很多問題可能會被隱藏,導致更大的錯誤。因此,領導者應該鼓勵員工勇於承認錯誤,並幫助他們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責怪或懲罰。
確認明確的團隊目標,定期公布進度,提供回饋機制,讓成果可以更透明,也可以幫助領導者和團隊提升責任感,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責任感的研究文章
被彼得.杜拉克視為領導典範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有一句經典名言
「責任由我來承擔」(The Buck Stop Here) 責任到我為止,我必須承擔一切責任,絕不推諉塞責,也不爭功諉過。
領導者特質五 適應力
「適應力」指的是在面對變化、挑戰和未知情境時,能夠靈活調整思維與策略,並迅速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在當今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中,「計畫趕不上變化」已成為常態,因此適應力強的領導者能夠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環境中,找到最佳的前進方式,而不是被變化擊倒。
適應力強的領導者能夠帶來,帶領團隊快速應對市場與客戶需求的變動,保持競爭力。也願意讓員工願意嘗試新方法,而不是害怕改變。讓團隊在變化中找到新機會。
領導者要如何提高「適應力」領導力特質呢 ?
適應力不只是遇到變化後才應對,而是在變化發生之前就有所準備。優秀的領導者會思考:「如果市場發生X變化,我們該如何應對?」透過這樣的情境規劃,可以讓組織更有彈性,不至於在突發狀況下措手不及。
領導者可以帶領團隊一起主動學習新知識,關注行業趨勢,讓自己與時俱進,而不是固守舊有模式。
如果團隊成員習慣於「照指令行事」,那麼當環境變化時,他們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領導者應該營造一種靈活應變的文化,讓員工敢於嘗試新方法,並勇於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允許團隊進行小規模測試,並鼓勵分享學習心得,能讓組織更具適應性。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適應力」的 研究文章 ,或是推薦你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關於變通思維 ,學習四種變通方法 。
心理學家弗雷德·埃默里說過一句話
「與其被動適應變化,不如主動改變成為適應者」
圖三:領導者特質5 : 適應力 整理圖卡
領導者特質六 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對未知事物的強烈求知慾,推動領導者會不斷問:「為什麼?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讓領導者持續挑戰現狀。
領導者若缺乏「好奇心」這個領導者特質,容易陷入「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做法」的思維,缺乏求知慾,無法預見市場變化,失去創新的機會。當員工害怕提出新想法,容易讓組織創新力下降。
因此具備好奇心特質的領導者,比較能夠發現市場的未來趨勢,提出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並帶領團隊走向創新與成長。讓團隊樂於提出新點子,找到更有效率的運營方式。
領導者要如何提高「好奇力」領導力特質呢 ?
平時可以多挑戰挑戰現狀,常常邀請團隊夥伴一起思考:「有沒有可能換個方式呢?」,像是利用5w問答等等思考工具 ,鼓勵團隊打破傳統做法。
閱讀與自己產業無關的書籍,或是參加跨領域研討會,學習其他行業的創新方法,思考如何讓公司使用更好的方式
鼓勵團隊創新,讓團隊成員自由提出新點子,不論可行與否,都予以鼓勵。也讓讓團隊知道,即使想法最終未被採用,他們的探索仍然是有價值的。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好奇心」的 研究文章
著名導演詹姆士·卡麥隆(James Cameron)曾說:
「好奇心是你最強大的武器」
圖四:領導者特質3 : 好奇心 整理圖卡
領導者特質七 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對自己能力和判斷的信念,以及在他人面前表現從容、果斷的特質。
根據研究指出,自信的領導者會相信自己能帶領團隊克服挑戰,並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領導者在舉止言談中散發出穩定和可靠的氣場,讓團隊對其決策有信心。
但自信並不是自負,真正的自信是來自去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接受自己的不足,所以會願意聽他人的想法,做出更適當的決定。
所以在困境中不慌亂,領導者才能更勇於做出大膽決策並承擔責任,因為他們內在有股「我可以」的力量支撐著。
領導者要如何提升「自信心」領導力特質呢 ?
持續精進專業是自信的基礎,因為當領導者對各領域更了解時,決策和答覆自然更具有自信。
從較小的目標開始,譬如帶領團隊提前完成季度目標,逐步完成一系列挑戰,每一次成功都會打造自信的基石。
領導者也會緊張或不安,此時可以在心中給自己積極對話,譬如「我過去克服過更大的困難」,提升自己自信的力量
尋找可信任的導師、同儕或教練,當自己信心動搖時,可以向他們請益。
面對挫折時,總結經驗而非一味自責,理解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當你每次都能走出低谷,你會對自己的韌性越發有信心。
關於提升自信的方法,可以閱讀這篇文章,另外也可以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 反思筆記 ,來學習更有意義的自我回饋。
美式足球巨星 湯姆.布雷迪 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別人怎麼會相信你
領導者特質八 冒險精神
「冒險精神」指領導者勇於嘗試和承擔風險的態度與能力,敢在機遇出現時做出大膽決策。這種冒險精神並不是魯莽衝動,而是有所計算的,就是指有考慮過風險評估.
對於領導者來說,不能因害怕失敗而害怕不前,也不能不顧後果地賭注未來。總體而言,冒險精神體現為一種對變革和創新的渴望,願意跳出舒適圈、挑戰現狀,以求帶來更高成長。
其實許多具有遠見的決策背後,都有領導者冒險精神的支撐。因為投入一個新的做法或領域就是一種冒險,因為市場未必接受。然而沒有這樣的嘗試,我們的世界或許少了許多顛覆性的產品與服務。
領導者要如何提升「冒險精神」領導力特質呢 ?
領導者要正確認識失敗,將失敗視為學習的機會而非恥辱。這種心態轉變能減輕對風險的恐懼。
從小風險開始練習,比如在團隊內嘗試一個新制度或小產品,評估結果並完善,積累成功經驗和信心。
優柔寡斷常源於怕擔責任、怕冒險,領導者可以給決策設定時限,在掌握足夠資訊後果斷行動,並承擔後果。
建立風險評估框架:學習如何分析和量化風險,區分可接受與不可接受的範圍。掌握這套方法後,冒風險時會更有底氣。
- 營造容許冒險的環境在團隊內部鼓勵創新和試驗,並帶頭承擔試驗失敗的責任。
關於更多領導者考慮「決策風險」的文章
蘋果前CEO執行長 賈伯斯 說過一句話 :
創新,界定了領導者和跟屁蟲的差異
領導者特質九 韌性
「韌性」特質指領導者在面對逆境、挑戰、創傷、威脅或重大壓力時,能夠良好適應的過程和結果,就好像是一種球被壓之後,恢復到穩定狀態的能力。
「韌性」像是一種動態適應的過程,所以不僅關注在自身的恢復能力之外,更關注在適應變化中學習和成長的能力,特別是在現在VUCA環境。
對於領導者來說,當遇到重大挑戰時,會先有效管理自身的壓力和焦慮,保持情緒穩定,夠將挫折重新解讀為成長的機會,將重心轉移到新的挑戰,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並願意主動面對和接受挑戰。
領導者要如何提升「韌性」領導力特質呢 ?
領導者可以創造自己面對焦慮的方法,譬如常見的ABC認知行為模型,或是學習各種調整的方式,這個會有助於領導者先解決自身焦慮的問題。
領導者要花時間去打造團隊,建立信任感,並且重視團隊共同成長的模式,當遇到困難時,要有團隊共同挑戰的想法。
當遇到問題時,領導者也要有給團隊確認感,能夠明確共同目標,打造備案,帶領團隊的信心
- 平時在帶領團隊時,可以適度給予一些風險挑戰任務,由低風險任務開始,鼓勵創新,建立安全嘗試氛圍,提升團隊的風險抗壓力
關於更多領導者提升「韌性」的文章
結論
領導力其實是一種一種綜合影響力的表現,上述 9 種特質是優秀領導者影響力的來源所在。你會發現這些特質相互聯繫、相輔相成,且未來的商業環境瞬息萬變,對領導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很棒的是領導力並非僅靠天生,以上特質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鍛鍊來加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自我評估在哪些特質上相對薄弱,制定針對性的提升計畫。例如,多參與培訓課程、尋求導師指導,或是在日常工作中刻意練習新的領導行為,
企業也應該有系統地培養這些領導力特質,透過選拔、培訓和企業文化塑造,使各級主管都朝卓越領導者的方向發展。期待我們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很棒的領導者。

是公司經營者 / 高效管理教練 / 職涯成長講師
會分享給你更多商業知識與職場的學習與經驗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成為會員,解鎖更多文章